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歷年教師專業成長講座 (2014-2024年)
國立臺南藝術大學
歷年教師專業成長講座
(2014-2024年)
編號 |
講題 |
主講人 |
日期 |
1 |
以跨國影視合製實務經驗分享-從故事選材、拍攝製作到國際參展行銷 |
公共電視 施悅文製作人 |
2014.04.24 |
2 |
魔術與教學 |
美和科技大學 林顯輝校長 |
2014.05.15 |
3 |
MOOCs實務經驗分享-從教學設計到課程經驗 |
國立中央大學數學系 蕭嘉璋副教授 |
2014.05.29 |
4 |
向蚊子學課堂管理 |
長榮大學生物科技學系 陳錦生榮譽講座教授 |
2014.10.23 |
5 |
文化,每天都是進行式 |
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朱宗慶講座教授 |
2014.12.18 |
6 |
美術館的創新思維 |
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林曼麗教授 |
2015.05.07 |
7 |
從西施說到梁祝 |
中央研究院 曾永義院士 |
2015.05.28 |
8 |
大學辦學特色與教學卓越新思維 |
中國醫藥大學 黃榮村講座教授 |
2015.11.19 |
9 |
救命睡眠:健康出問題,都是「睡不好」惹的禍! |
中國醫藥大學物理治療學系 李信達教授 |
2015.12.17 |
10 |
MOOCs與數位學習 |
逢甲大學 劉安之特聘講座教授 |
2016.03.09 |
11 |
誰知道你吃的是什麼?如何能「食」在「安」心 |
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 廖寶琦特聘教授 |
2016.04.14 |
12 |
第五波:創意教學5.0 |
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莊淇銘教授 |
2016.05.19 |
13 |
談教師教學實務升等 |
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張新仁校長 |
2016.9.29 |
14 |
推動教師多元升等制度-以台科大為例 |
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李篤中副校長 |
2016.11.3 |
15 |
談教學創新與深碗學習 |
國立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莊榮輝教授 |
2017.05.04 |
16 |
藝術創作的公眾素材及創用CC授權應用 |
財團法人開放文化基金會 林誠夏法制顧問 |
2017.05.25 |
17 |
從藝術學門談教師多元升等 |
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張中煖教授 |
2017.10.05 |
18 |
藝術大劇場 |
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邱坤良教授 |
2017.11.09 |
19 |
教學實務成果送審升等經驗分享 |
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劉聰仁教授 |
2017.11.30 |
20 |
從蘇東坡談心靈養成與藝術創造 |
黃前校長碧瑞 |
2018.03.22 |
21 |
品牌臺灣 |
陳董事長郁秀 |
2018.03.29 |
22 |
校務研究:理論與應用 |
林助理研究員靜慧 |
2018.05.17 |
23 |
公文製作與習作 |
中華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|
2018.10.04 |
24 |
青春版老子道德經 |
華邦電子 |
2018.10.25 |
25 |
Julian Moreen爵士四重奏之夜 |
Julian Moreen |
2018.11.21 |
26 |
感動行銷-動機篇 |
王碩仁 研究員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|
2018.12.13 |
27 |
文化創意產業與實踐 |
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 |
2019.03.07 |
28 |
如何協助學生做職涯規劃 |
國立成功大學 |
2019.03.21 |
29 |
尋找學習聲音 |
高雄科技大學 |
2019.04.18 |
30 |
以智慧製造為起點漫談未來產業跨域學習與人才培育之需求 |
中原大學 |
2019.04.25 |
31 |
教研相長的秘訣~教學實踐研究的原理與方法 |
台灣大學 |
2019.05.02 |
32 |
莊子 |
華邦電子 |
2019.05.23 |
33 |
倫理可不可以教? |
香港浸會大學 |
2019.06.10 |
34 |
大學教師學術生涯發展-教學實踐研究觀點 |
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執行長 |
2019.09.23 |
35 |
翻轉的年代 |
曾任科技部部長 |
2019.09.26 |
36 |
新數位學習磨課師與翻轉教學 |
國立宜蘭大學 |
2019.10.17 |
37 |
精準教育:人工智慧在教育的新挑戰 |
國立中央大學 |
2019.11.06 |
38 |
原住民藝術與及其物活生態世界:文化與藝術的交會 |
國立中興大學 |
2019.11.26 |
39 |
學術工作者的必修學分:學術倫理與研究誠信 |
國立交通大學學術倫理與研究誠信辦公室 |
2019.12.12 |
40 |
虛擬時代的真實 |
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科技藝術跨域學士班 陶亞倫教授兼主任 |
2020.03.12 |
41 |
跨域人才培育 |
大同大學 吳志富 副校長 |
2020.05.08 |
42 |
別當叢林裡的小白兔,避免誤觸掠奪性期刊的網羅 |
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系 林奇秀 教授兼主任 |
2020.05.28 |
43 |
創意思維 |
中原大學 張光民講座教授 |
2020.06.10 |
44 |
資料運用與校務研究 |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何榮桂教授 |
2020.10.21 |
45 |
教學實踐研究對大學的可能 |
靜宜大學教務處教務長暨教學發展中心主任鄭志文教授 |
2020.11.02 |
46 |
研究態度怎麼學,學術倫理怎麼教 |
國立成功大學生理學科暨研究所湯銘哲特聘教授 |
2020.12.03 |
47 |
大學通識跨領域課程、教學與評量經驗分享 |
國立中山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洪瑞兒特聘教授 |
2020.12.16 |
48 |
2021臺南新藝獎 藝術校園講座 |
李迪權 |
2021.03.04 通識中心主辦 |
49 |
視覺藝術的抄襲v.挪用-從著作權與合理使用的觀點談起 |
東吳大學法律系 朱健文 博士 |
2021.03.16 臺灣藝術檔案中心主辦 |
50 |
科技與人文的契合:一個流行病學家的學思歷程 |
前副總統 陳建仁 院士 |
2021.03.18 通識中心主辦 |
51 |
人工智慧在音樂及智慧交通的應用 |
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廖弘源 所長 |
2021.03.31 中原大學每月一星系列講座 |
52 |
數位教學的推動與發展 |
慈濟大學副校長暨教務長 顏瑞鴻副校長 |
2021.05.10 中原大學每月一星系列講座 |
53 |
雙語教學推動與實務 |
國立中山大學全英語卓越教學中心李香蘭 副院長 |
2021.10.20 |
54 |
反思寫作在藝術教學的應用 |
臺北醫學大學反思寫作中心林文琪 主任 |
2021.11.04 |
55 |
教學實踐研究論文之脈絡釐清 |
文藻外語大學通識中心暨教育部《教學實踐研究》期刊編輯委員李雪甄教授 |
2021.11.26 中原大學每月一星系列講座 |
56 |
從自我抄襲談學術出版的透明與課責 |
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潘璿安博士 |
2021.12.08 |
57 |
全英文教學的理念與實務 |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葉怡芬助理教授 |
2021.12.09 |
58 |
校園常見的學術倫理與著作權法問題 |
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 |
2022.4.14 |
59 |
建構完善的雙語校園環境-以成功大學為例 |
國立成功大學 |
2022.5.5 |
60 |
以實踐研究為基礎的教學創新 |
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黃俊儒 特聘教授 |
2022.5.19 |
61 |
成功大學跨領域課程推動實務經驗 |
國立成功大學 |
2022.10.20 |
62 |
學術寫作中的抄襲與自我抄襲:定義與預防之道 |
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學術倫理與研究誠信辦公室 |
2022.11.03 |
63 |
成.藝.十.足-存在於成大和南藝之間的可能性- |
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 |
2022.12.08 |
64 |
元宇宙之前世今生與發展趨勢 |
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|
2022.12.09 |
65 |
跨領域教學規劃與挑戰 |
國家教育研究院 |
2022.12.15 |
66 |
再孤單的島,也有我的熱鬧 |
杜昭瑩 老師 |
2023.3.23 |
67 |
音樂也能當飯吃?誰說人生只有吃飯! |
劉聖賢 助理教授 |
2023.4.7 |
68 |
影音創作與利用的著作權議題 |
章忠信 助理教授 |
2023.4.13 |
69 |
「15+3」設計思考工作坊 |
李孟學 助理教授 辛致煒 教授 |
2023.5.12 |
70 |
遊戲融入教學:玩轉西洋戲劇史 |
蔡依仁 助理教授 |
2023.5.25 |
71 |
藝術跨域探索:以纖維創作為例 |
吳佩珊 助理教授 |
2023.7.7 |
72 |
生成式AI在教育中的潛力與挑戰 |
辛致煒 教授 |
2023.11.1 |
73 |
大學校園必備的學術倫理知識 |
顧長欣 博士 |
2023.11.23 |
74 |
愛上老屋:在人文與科技之間 |
邱上嘉 特聘教授 |
2023.12.7 |
75 |
在地 X 當代:臺南市美術館的藝文政策 |
林秋芳 館長 |
2024.4.11 |
76 |
數位教育資源的智財管理及CC授權及相關AI應用 |
林誠夏 法制顧問 |
2024.4.25 |
77 |
有魂有體的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與執行 |
謝東佑 副教務長 |
2024.5.2 |
78 |
臺南四百:在地藝文網絡與公眾史學的未來 |
謝仕淵 局長 |
2024.5.30 |
創新教學論壇
編號 |
講題 |
主講人 |
日期 |
1 |
您可以教得更好-談班級經營與學生輔導 |
國立成功大學教研所 饒夢霞副教授 |
2014.04.24 |
2 |
創新教學技巧與班級經營 |
國立成功大學學務長兼教育研究所所長 董旭英教授 |
2015.06.11 |
3 |
我的文創學習之路--一個歷史工作者的自白 |
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文化創意 事業系(所) 胡志佳 教授 |
2016.01.14 |
4 |
自製影音教材簡單上手-office mix |
君邑資訊 李燕秋老師 |
2016.12.14 |
5 |
國內創客基地進行經驗交流 |
參訪國立高雄第一科大創新創業教育中心、駁二藝術特區、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自造者基地 |
2017.11.03 |
6 |
107智慧財產權法令及相關案例介紹 |
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高雄所 張啟祥主持律師 |
2018.10.04 |
7 |
用 OBS Studio 自動去背,不用進虛擬攝影棚,研究室、你家就是最好的磨課師錄影場所 |
宏盛資訊工作室負責人 廖述文老師 |
2019.10.30 |
8 |
創新課程講座/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工作坊所 |
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 阮怡凱老師 |
2020.11.6 |
9 |
換個地方學-線上教學的雙向互動 |
BTS無界塾實驗教育機構林嘉怡教務長 |
2021.11.3 |
10 |
跨域混成:課程36變 |
國立成功大學 |
2022.12.1 |
11 |
跨領域教學合作教師實務工作坊 |
高雄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|
2022.12.2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