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
【1061116】從瑞吉歐幼教方案思考博物館幼兒觀眾經驗

ImgDesc
ImgDesc
本次在11月16日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圖資大樓 1樓遠距教室舉辦的「從瑞吉歐幼教方案思考博物館幼兒觀眾經驗」講座,特別邀請林佩蓉教授擔任專題講座講者。講者現職為台北市立大學副教授,美國喬治亞大學兒童發展博士,專長為幼兒語文發展與教學、幼教政策,多次至國外參訪交流,亦主持多項我國在幼兒教學與幼兒園空間設施之研究工作。講者根據多年研究及交流對「從瑞吉歐取向幼教方案思考博物館幼兒觀眾經驗」進行專題演講。

首先講者介紹瑞吉歐教學取向(Reggio Emilia Approach)發展脈絡,源自於二戰結束後的義大利小鎮,雖然受Vygotsky、Piaget、Dewey等多名重要教育學者影響,理念包含師生自學、互學、共學,建立兒童文化,運用多種語言等,簡言之是種3PBL課程(play-based, project-based, problem-based Learning)。講者強調,目前臺灣也有自稱屬於瑞吉歐取向,但多屬於表面東施效顰。

接著講者再以實際案例說明,例如在操作玩具或繪畫時加入「鏡子」,突破幼兒發展過去研究認為的限制,即使在3歲也能發現3維空間邏輯概念。講者強調瑞吉歐取項非常有價值的地方,但目前臺灣幼兒園尚無法並駕齊驅,僅能盡快跟上腳步,慢慢靠近。講者也列出具體做法,例如經過講者輔導的幼兒園,多採用降低遊戲材料的結構性、開放幼兒遊戲的空間與時間等策略,確實也出現不少驚人的成果。
整體而言,講者以相當具體的實務例子說明瑞吉歐教學取向精髓之處,使得在座師長及同學讚嘆連連,也對照台灣的目前現況,引發大家深省。會後的提問與回饋,也相當發人深省。
瀏覽數: